1. 首页
  2. 38侃车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嗯,你没看错。我买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而且明确告诉大家的是:其实早在9个月前,我对Model 3的长测就已经开始了,至今已经积累了超过两万公里的测试里程,而现在我刚刚又新提了一台Model 3。对此大家肯定有疑问:Model 3不是刚刚在国内交付么?你怎么能提前9个月就开始测试了呢?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很简单:因为那台车是我在北美买的。这是否让你回忆起了之前我买的三菱EVO-10 Final Edition呢?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同样的车买两台,一台留在北美,一台自己平行进口到中国。只不过如果说我买EVO-FE更多是为了情怀落地,那这一次中美两地同测Model 3其实我相信对大家有着更强的参考意义。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 为什么决定买两台Model 3?

其实早在2016年3月31日特斯拉Model 3发布之际,我就意识到这会是一台对于未来几年的汽车行业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台车,所以我就在发布的当天下了订单,争取要成为全球首批Model 3的用户,并为大家进行测试,所积累的一些心得也能够作为入华的前瞻性铺垫。最终在2018年7月提到了车,成为了全美的最早一批新用户(特斯拉在交车的批次上会对之前的既有特斯拉车主并订购Model 3的用户优先交付,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尽管我订车早,但也不是最早提车的人,只能算是总体上的第一批)。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而直到2018年的7月份,Model 3在华的具体交付时间仍未最终确定,且关于未来的国产计划和时间点也未详细公布。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希望在进口版车型入华以后,能够第一时间给大家测评,所以就又抢下了一台中规版车型(这里要真心感谢把既有订单转给我的朋友),而且还真的赶上了第一批交付,也就是在2月27号,我又成为了中规版Model 3的车主,或者说是中美两台Model 3的双车主。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其实这样也好,中美两地同测,样本量能够进一步扩大的同时也能对比出一些可靠性、细节产品力以及使用环境、使用方式上的差异。

  • 为什么不像EVO-FE一样在北美直接买两台并且把其中一台自己平行进口到中国,这样不是能够更早更快吗?

其实最早我曾经这样打算过。但最终放弃的原因是我担心北美版的Model 3在充电制式、软件版本、地图等方面的设定或系统与中国版存在差异,也未必容易根据中国的环境进行调整或适配,所以自己平行进口的Model 3很可能在许多方面的使用上因为与中规车型的差别而无法作为完全的功能参考。因此第二辆Model 3还是决定等到中规上市之际再来购买。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 为什么之前没跟大家提过自己在北美买了Model 3并已提前开始长测的事?

两个原因,第一是我比较低调,买的大部分车基本都是临发布测试内容的时候才跟大家公布,没必要过早剧透。第二是我近9个月确实太忙了,忙到抽不出整块的时间去北美看一眼这台车。所以我就把它托付给了我在休斯顿的好朋友,也就是这么多年任劳任怨帮我看护另外在北美保存的9台车的哥们儿。我拜托他在提了Model 3以后,日常尽量驾驶这台车作为主力通勤车型以积累尽量多的公里数。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不过他还是很给力的,9个月下来总共驾驶了12470英里,即20069公里的里程。当然客观来讲,毕竟作为电动车,Model 3不具备连续长距离通勤的能力,所以他日常还会驾驶我的CR-V(就是我之前给大家辣评的那台)或其它8台性能车作为偶尔的替换。

所以至今我甚至都没亲自驾驶过北美的那台Model 3,也没给大家拍节目做内容,所以就很惭愧地默默把它“雪藏了”。不过没关系,之后等我有了时间会飞去休斯顿再给大家体验体验这台北美版的Model 3,看看与中规版有多大的差异。但无论如何,眼下的测试将从中规版的Model 3首先展开。

  • 为什么对测试Model 3如此下本而对特斯拉的其它产品却毫无热情?

因为特斯拉的高端产品线无论Roadster、Model S还是Model X都由于较高的定价和目前行业中罕有直接竞品而成为少数预算宽裕用户的无替代选择或附加值导向选择的产物。什么意思呢?之前买特斯拉的人通常要么由于指标所限但预算宽裕希望买到行业中最好的电动车而只能选择特斯拉,或者被这款车较独特的定位而未必是直接的产品力优势吸引去选择购买。所以测试Model 3之前的特斯拉车型其实对于市场层面并没有什么太强的指导意义。

但Model 3就不同了,本身就定位为一款“走量”的产品,较亲民的售价、与市面相当多车型重叠的售价,外加随着国内市场近些年爆发的电动车行业热,越来越多的同价位电动车可供消费者去选择了,在这种情况下,Model 3的测试,特别是产品力层面的评估对于消费者就是完全具有指导意义的内容了。同时以Model 3的定位,它的用户对于可靠性、使用成本、便利性等这些方面的特性也更加敏感,所以揭晓这些方面内容的长测就是必要的措施。因此我如此下本买Model 3并在入华前就提前“抢跑”的原因就在于此。

甚至,随着以后国产车型的下线,我很可能会再购买一台国产的、价格更亲民的Model 3车型长测,除了与上游的两款原装车型做对比,其实也能够跟国内其它同价位对手横向对比。同一款车买三台,其实也不是什么不可以的事情。

  • 之前在北美购买的Model 3和当下在中国购买的Model 3都是什么型号?

北美买的是一台后驱长续航版,选装了升级的内饰和音响外加颜色,总价MSRP是5.1万美元。并未选装AutoPilot,是因为两点:1,北美的交通规划和环境与中国存在较大差异,北美的AutoPilot系统表现与中国实际路况中可能会存在较大的出入,参考意义其实不大;2,AutoPilot系统的硬件都是随车装配的,车主花钱只是软件层面的激活。如果不花钱,这套系统也是实时工作的,但它不是为用户工作而是为厂家采集数据存在的。在车型交付之后,用户可以随时花钱申请AutoPilot系统的激活。所以我觉得买车时没必要花钱激活,如果比如以后有机会需要的话(假如需要中美同步对比测试等),那可以到时候再付费激活也不迟。

而之所以选择了后驱长续航版,因为我认为这是相对Model 3的车型定位最走量、最有代表意义的车款。很可能也是未来国产版的主力车型,所以北美那台从一开始就选择订购了后驱长续航版。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在中国购买的是一台顶配的Performance版。理由是两点:

1,能够保证在华第一批交付的车型只有双电机全驱长续航版和双电机全驱高性能版。我个人认为前者较鸡肋,性能不如高性能版,续航也不如后驱长续航版,甚至比高性能版还低一点点。而且我个人认为只要你不是性能取向的用户,其实四驱的意义真的不大;2,为了跟北美那台后续长续航版进行充分的差异化,所以就决定购买了一台高性能版。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最近的调价风波以后,特斯拉的销售给出了两个方案供选择:1,保持原价,但在未来免费升级“全自动驾驶功能”(这就是官方对于这个功能的称呼,咱先姑且不评价这个名字的定义,其实质是相比于之前的增强型AutoPilot驾驶辅助,更强的,或者说是未来可见的最强版本);2,按照降价之后的价差完全关闭或降级AutoPilot的部分功能以换取更低的售价并退还对应的车款。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当然,为了保证测试的价值,我肯定选择了方案1,以更好地在本土市场测试它的全部功能。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等于目前我的两台Model 3分别是后驱长续航版和顶配的全驱高性能版。

  • 北美那台Model 3在行驶两万公里后的车况表现如何?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两万公里都不是我自己开出来的,所以我的下述观点都是转述日常驾驶它的朋友给我发来的内容(下面的所有观点仅供参考,本人概不负责)

1,可靠性方面。电子系统问题较多,但基本上关机再起机以后都能够消失。硬件上的后备箱液压杆会碰到后备厢密封胶条产生永久形变。此外前雷达在车辆前部被一次路面轮胎皮打击之后脱落,这次轻碰轻到并未在漆面上留下痕迹,雷达脱落后去维修中心进行了重新安装。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此外我朋友告诉了我一个事情:我这台车是在7月份产能爬坡前交付的,质量相对较好,而他的另外两位加州的朋友在8月和9月提的车质量问题就很多很多。而且在北美盛传一个事情:特斯拉为了产能爬坡而修改了生产工艺,比如据说取消了车上其中300个非重要的焊点,和其它一些改变,所以后面的批次相比于首批交付版的可靠性存在下降。(关于这点我也不敢定性到底是真是假,但在特斯拉车友圈中确实在盛传)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2,北美版和中规进口版的差异:高性能版的轮圈轮胎完全不同。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中规高性能版是19寸轮圈+韩泰Ventus S1 evo3轮胎,美规是20寸轮圈和米其林Pilot Sport 4S轮胎。

长续航版标准的18寸轮胎中规配米其林Pilot Sport 4S轮胎,美规配米其林MXM4轮胎。

上层为选装19寸轮圈的长续航版,下层为标准的18寸轮圈的长续航版。上层为选装19寸轮圈的长续航版,下层为标准的18寸轮圈的长续航版。

中规全驱长续航版选装的19寸轮圈匹配的也是韩泰Ventus S1 evo3轮胎。

关于轮圈轮胎,我个人认为长续航版的18和19寸轮圈其实反而比性能版的19寸更好看。此外随车的空动轮毂盖这一次实际上并未随车配备,询问销售后得知要等到之后从北美运抵,比车辆交付还要再晚一些时间。

其它的配置没直观对比,暂时无法评价。

3,北美版的基本使用情况:首先是充电,朋友在家充电的功率很低,只有每小时8公里左右的等效速度。据他说北美也可以改造家里的供电设备,升级到较高充电功率,但额外走线很麻烦,额外施工费用也高,所以不缺车开的他就没进行功率升级改造。

公共充电桩的话,北美极少有公共的直流快充桩,公共充电桩基本也都是设施边上的交流低功率慢充。而特斯拉的超充站由于Model 3的交付量增加和早期Model S/Model X的免费超充福利,导致排队现象时有发生,超充站很多情况下根本不够用(坐标德州)。

其次是胎压,现在许多电动车厂家为了在测试中做出高续航里程,将出厂胎压设置很高的案例比比皆是。Model 3美规后驱长续航版18寸轮圈规格的标准胎压是45psi,约合3个标准大气压。中规高性能版的标准胎压也有42psi,约合2.86bar。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朋友跟我反馈说按照标准胎压跑的话,车的动态比较“跳”(他的原话),所以他日常为了舒适一般把胎压降低到2.5bar左右,会有一些改善。

续航方面,因为朋友的通勤路况基本都是高速为主,市区较少,所以在按照原厂胎压设置的情况下,不开空调且安装导流轮毂盖以120km/h车速跑的续航里程是400km,130km/h车速的续航里程是350km左右(已换算为公制单位)。

还有就是一些过于简化的内饰设计功能性和合理性其实略差。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这一次我为什么提了两台特斯拉Model 3给大家长测?

以上就是我在中规特斯拉Model 3的正式测试前给大家的铺垫和预告,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会对这款车谨慎而详细地进行测试,所以完整的内容可能会稍晚些推出。同时在这段时间内,如果大家对于Model 3车型无论中规美规版、后驱长续航版还是全驱高性能版有什么好奇或疑问也欢迎随时跟我交流,咱们一起期待这款具有重要意义的车型的真实表现!

本文来自@38号美系性能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评论列表(2条)

  • 侠岚 2019年9月12日 下午1:27

    揍死他,外国老。

  • 13417**7362 2019年3月15日 下午3:27

    真的,更得太慢了。。。